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四虎,非洲妓女bbbwbbbw,免费看视频 http://v0808.com 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 Fri, 06 Dec 2024 01:41:0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8.1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 http://v0808.com/?p=1221 http://v0808.com/?p=1221#respond Thu, 20 Jul 2017 06:01:33 +0000 http://v0808.com/?p=1221

黃山,迷一般的天上仙境。日月更迭,文人雅士頻至,無不感慨良多。峰頂詠句,松下吟詩,佐以石匠精心雕琢打磨,佳詞錦句、徽州石雕,相得益彰、天作之合,造就出傲然天地間的“大塊文章”——黃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

黃山現(xiàn)存歷代摩崖石刻270多處,其中碑刻40多處。2004年被列入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摩崖石刻藝術(shù)

黃山摩崖石刻大多刻于風(fēng)景奇特的懸崖峭壁上,以溫泉、北海和玉屏樓景區(qū)最多,許多石刻出自歷代名家手筆。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清康熙帝題“黃海仙都”。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民國期間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白龍橋”。

摩崖石刻

國民黨元老鄒魯題“大塊文章”。

摩崖石刻

著名畫家張大千題有“云海奇觀”。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巨石上“龍頭”已遭破壞,但是字跡依稀可辨。

劉伯承元帥題“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國家副主席董必武題“龍頭”,越南人民領(lǐng)袖胡志明題“青化橋”。

摩崖石刻

當(dāng)代畫家劉海粟題“不可思議”等等。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黃山摩崖石刻或詠贊景色、或題名記游、或介紹典故。篆、隸、草、行、楷,各體兼而有之。縱觀黃山石刻,均有氣勢磅礴、書法精湛、刻畫細膩、個性十足等特點。

黃山摩崖石刻雖生于峭壁,制作難度高,但仍不乏大氣魄大手筆。在黃山風(fēng)景區(qū)立馬峰的峰腰絕壁上,刻有“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十個大字。其字徑6米,“平”字一豎竟長達9.4米,這是黃山最大的摩崖石刻,也是國內(nèi)名山中罕見的石刻。此題刻由國民黨第三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上將唐式遵1939年所書。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大好河山”四字刻于溫泉之西崖壁,字徑2米,參以漢簡和魏碑筆意,字體樸實清秀。落款:“中華民國念八年(1939年)春唐式遵題”。石工王文德、朱立宗等刻。黃山摩崖石刻字體繁多,書寫、雕刻技藝精湛。一一品讀,勝似觀摩一回書法大展。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這是云巢洞刻“真如關(guān)”。

篆書字體當(dāng)今所見漸少,黃山風(fēng)景區(qū)溫泉石壁所題“陰火潛然”、半山寺路側(cè)“空中聞天雞”、云巢洞刻“真如關(guān)”,玉屏峰上“別有天”和獅石上一個“妙”字,云谷雨過天青溪邊石刻“清音”等都為篆書石刻代表。

摩崖刻石

隸書石刻比較有名的如始信峰的“始信峰”三字、蓮花峰絕頂“一覽群山低”。

摩崖刻石

玉屏峰獅石上錯落有致的“奇松怪石,天然仙境”、“群峭磨天”等。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隸書石刻多分布在黃山風(fēng)景區(qū)前山,前山素以險峻著稱,若想登臨此處,必歷經(jīng)千辛萬苦方能如愿。腳踏群峰頂、立于峭壁處,登高望遠、賞美景抒情懷,“欲與天公試比高”、“山河壯闊”的意境中,“一覽群山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行書在黃山石刻中占有較重的比例。如“鳴弦泉”,刻于鳴弦泉石壁,字徑60厘米。據(jù)民國《黃山指南》,3字為唐代詩人李白手跡。安徽通志館《黃山金石表》亦記為李白手書。傳說另一處石刻“洗杯泉”同是李白手跡。

摩崖刻石

草書向來龍飛鳳舞,在質(zhì)地為花崗巖的黃山石壁上鐫刻筆意表現(xiàn)起來有較大的難度,但是黃山上的草書石刻經(jīng)石匠們一雙雙巧手精心打磨后反倒呈現(xiàn)出另一番獨特韻味,自成一家堪稱精品。如“攬勝橋”、“老龍?zhí)丁?;松石庵下路?cè)“得月池”;以及松谷庵路旁“臥虎”等都處理的相當(dāng)精妙,鐵劃銀勾,各有風(fēng)姿,很容易聯(lián)想到黃山的虬曲的松樹枝條。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楷書風(fēng)格又大相徑庭,各有各的明艷動人,楷書石刻筆力雄渾、端莊中不失婀娜。如:溫泉石壁的“天下名泉”;蓮花峰絕頂?shù)摹巴环矒紊n穹”;云谷寺邊的“漸入佳景”等都刻寫的骨力鋒棱、剛健而不失莊重?!疤煜旅笨逃跍厝?,落款:“皇明萬歷癸未(1583年)春正月望,郡人程師周、戴國輔、戴國良、戴麟紱仝題”。字徑約0.5米,楷書,筆力遒勁。

摩崖刻石

“錦繡河山”刻于慈光閣左側(cè)崖壁。趙樸初題。趙樸初,安徽太湖人,宗教活動家,著名書法家。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鬼斧神功”刻于慈光閣左側(cè)崖壁。王己千題。王己千,江蘇蘇州人,著名書畫家、鑒賞家。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江山如此多嬌”刻于玉屏臥佛(睡美人)南側(cè)。

摩崖刻石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落款:一九八○年武中奇。武中奇,山東長清人,著名書法家。

摩崖刻石

“山河雄秀”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下署:周昌谷。周谷昌,浙江樂清人,畫家。

石刻藝術(shù)

“黃山是我?guī)煛北?,刻于慈光閣碑廊。落款:劉海粟七上黃山書,年方八五。“雄奇冠天下”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落款:庚午(1990年)初夏魏巍。魏巍,河南鄭州人,當(dāng)代詩人、散文家、小說家。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天下第一奇山”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下署:沙孟海。

石刻藝術(shù)

“黃山風(fēng)景好”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落款:胡志明,一九六五年。胡志明,越南人民領(lǐng)袖。1965年5至6月,由國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來黃山休養(yǎng)19天。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黃山奇觀”碑刻,刻于慈光閣碑廊。署:可染題??扇荆蠢羁扇?,江蘇徐州人,著名畫家。
安徽黃山(摩崖石刻)---假日游中國 - 萊西攝影師 - 游山玩水

“觀止”刻于天都峰老道口往玉屏樓道旁巖壁上。旁有小記:“乾隆乙酉(1765年)再登天都,書二字于峰頂,今刊此兩相向焉。黃魯峰。”

石刻藝術(shù)

“果奇然”刻于蒲團石上方的石壁上。

石刻藝術(shù)

“度仙橋”刻于“一線天”,字徑80厘米。

摩崖刻石

“風(fēng)景如畫”1963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朱德,在北京觀賞黃山風(fēng)景攝影展覽后題此4字,行書。1978年,黃山管理處刻于玉屏峰石壁上,字徑一米余。

景觀石刻

一覽眾山小 刻于玉屏峰獅石上。落款:乙亥仲秋□林張寅書。

石雕藝術(shù)

“觀止”刻于玉屏峰獅石上。落款:己巳三月,東陽陳烈文題

黃山摩崖石刻,是黃山文化藝術(shù)寶庫中的一朵瑰麗奇葩,它使神奇險秀的黃山更具靈妙之蘊。黃山風(fēng)景區(qū)園林管理者為弘揚黃山博大精深的文化,保護黃山獨特絕倫之瑰寶,對全山摩崖石刻進行普查與描漆出新,并輯錄成集。

黃山摩崖石刻,或一字,或幾字,或數(shù)十上百字;或詠贊,或抒懷,或記游……皆凝聚著前人豐厚智慧與突發(fā)靈感,凝結(jié)著先賢對黃山何以美的深刻理解與高度概括,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醒悟。在黃山眾多題刻中,鄒魯所寫最多,達200多字,且字字方正,橫平豎直,一絲不茍,可謂是楷書之范本;而行武出身的唐式遵則行書粗獷,青鸞峰壁“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若筆起龍蛇,一波三折,氣勢一發(fā)不可收拾;迎客松邊青獅石上,有樸古蒼拙漢隸“群峭摩天”,此乃明末清初專習(xí)《曹全碑》的書法大家鄭谷口手筆……名流薈萃,大家云集,妙筆紛呈,不勝枚舉。

黃山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199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遣產(chǎn)”名錄,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瀑,雁蕩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黃山之美不僅在山,文化也是重要的方面。黃山摩崖石刻,或一字,或幾字,或數(shù)十上百字;或詠贊,或抒懷,或記游……皆凝聚著前人豐厚智慧與突發(fā)靈感,凝結(jié)著先賢對黃山何以美的深刻理解與高度概括,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醒悟。在黃山眾多題刻中,鄒魯所寫最多,達200多字,且字字方正,橫平豎直,一絲不茍,可謂是楷書之范本;而行武出身的唐式遵則行書粗獷,青鸞峰壁“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若筆起龍蛇,一波三折,氣勢一發(fā)不可收拾;迎客松邊青獅石上,有樸古蒼拙漢隸“群峭摩天”。

 

 

關(guān)注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登錄微信公眾號:

摩崖石刻訂閱號

]]>
http://v0808.com/?feed=rss2&p=1221 0
黃山摩崖石刻 http://v0808.com/?p=1214 http://v0808.com/?p=1214#respond Wed, 19 Jul 2017 06:11:43 +0000 http://v0808.com/?p=1214

黃山,迷一般的天上仙境。日月更迭,文人雅士頻至,無不感慨良多。峰頂詠句,松下吟詩,佐以石匠精心雕琢打磨,佳詞錦句、徽州石雕,相得益彰、天作之合,造就出傲然天地間的“大塊文章”——黃山摩崖石刻。

黃山摩崖石刻位于黃山市黃山風(fēng)景區(qū),時代為唐到近代。黃山歷史源遠流長,秦時謂之黟山,唐天寶年間敕改黟山為黃山。歷代文人墨客、風(fēng)流雅士為神奇險秀的黃山所吸引,紛至沓來,尋幽探勝,創(chuàng)作出大量詩詞歌賦,留下眾多摩崖石刻作品。黃山摩崖石刻可分為題刻和碑刻兩種形式,分布于景區(qū)各個景點和游覽道路旁,摩崖石刻為黃山增添了許多人文色彩。

黃山摩崖石刻是黃山文化藝術(shù)寶庫中的一朵瑰麗奇葩,它使神奇險秀的黃山更具靈妙之蘊。
???? 黃山摩崖石刻,或一字,或幾字,或數(shù)十上百字;或詠贊,或抒懷,或記游……皆凝聚著前人豐厚智慧與突發(fā)靈感,凝結(jié)著先賢對黃山何以美的深刻理解與高度概括,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醒悟。在黃山眾多題刻中,鄒魯所寫最多,達200多字,且字字方正,橫平豎直,一絲不茍,可謂是楷書之范本;而行武出身的唐式遵則行書粗獷,青鸞峰壁“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若筆起龍蛇,一波三折,氣勢一發(fā)不可收拾;迎客松邊青獅石上,有樸古蒼拙漢隸“群峭摩天”,此乃明末清初專習(xí)《曹全碑》的書法大家鄭谷口手筆……名流薈萃,大家云集,妙筆紛呈,不勝枚舉。

 

摩崖石刻

2004年黃山摩崖石刻群列入安徽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 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白于公元754年游歷黃山,李白從來沒有上過黃山。“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大詩人李白,雖然對“新安大好山水”早有所聞,也曾寫過“聞?wù)f金華渡,東連五百灘。而綿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黃山,就遠非一隅之地的黃鶴樓可比。如果李白真的進了山,坐在今歙縣“太白樓”暢飲,怎么不會實現(xiàn)“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壯舉呢?

0018LUzLgy6UytdCYGBc1&690 (1)
0018LUzLgy6UytAJSxb99&690

當(dāng)然,黃山的發(fā)展隨著時間的遷移,也開始占據(jù)著整個城市的核心地位。為了讓黃山更加豐富,為黃山建造了九龍山摩崖石刻瀑布。該工程是黃山新安綜合開發(fā)延伸段十大景觀之一。九龍山因地質(zhì)問題,長出現(xiàn)山體滑坡,給當(dāng)?shù)厝罕娚a(chǎn)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甚至危害到群眾的人生安全。

市政委高度關(guān)注,為了建設(shè)現(xiàn)代旅游城市和最佳人居環(huán)境城市的角度出發(fā),集合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中心區(qū)城市濱江防洪,提升新安江與城市品位的需要,做好根治災(zāi)害整頓,美化九龍山的重大決策。與深圳市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共同努力修建人造景觀工程。

 

新安好夜色
新安大好山水完工近景

本工程由人工塑山、摩崖石刻、瀑布水景、庭閣園林等組成。"新安大好山水"摩崖石刻為宋代大儒朱熹手寫體,最大“新”字高11米,寬8米,刻字面積達500余平方米。“新安畫派名家題壁”刻有漸江、黃賓虹等23位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本人手寫體姓名及字體、印鑒,成為一道特殊的“文化墻”。

九龍山黃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不僅解決了山體滑坡難題,也帶來了新的景觀風(fēng)景區(qū)。

]]>
http://v0808.com/?feed=rss2&p=1214 0
新安磨崖石刻山水畫卷 http://v0808.com/?p=1196 http://v0808.com/?p=1196#respond Tue, 18 Jul 2017 00:34:54 +0000 http://v0808.com/?p=1196

中國石刻史上最輝煌的階段是在唐代.石刻藝術(shù)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唐盛世,造型藝術(shù)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
石刻藝術(shù)的價值在于:
1.石刻保存了大量的名人名字手跡,
2.收藏了大量歷史文獻.
3.促進了字體演變和統(tǒng)一,
4.促進了思想文化。

 

摩崖石刻

石刻藝術(shù)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不僅僅是一個記載,演變,和名人石刻藝術(shù)書法交流的一種。石刻藝術(shù)現(xiàn)在作為一種景觀,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山水詩詞畫不僅僅畫于紙壁之上。它還以景觀的方式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邊,如蘇氏山水山(山月園)新安大好山水景觀。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本身作為一種景觀,不僅可以引發(fā)內(nèi)容,其本身就是一種內(nèi)容。石刻的內(nèi)容以及由石刻引發(fā)的內(nèi)容占了相當(dāng)大的比重,幾乎每一處石刻,都有一段不凡的歷史,都有一個精美的故事。意境功能。在眾多的山水景區(qū),隨處可見的點綴于青山碧水之間的題刻,除能激起游人的共鳴外, 還能進一步啟迪游人進入意。

新安大好山水所呈現(xiàn)就是古時候畫家的山水詩詞畫,有瀑布.山間.樹木.涼亭.石刻-文字。整體景觀所提煉出的是新安山水之真諦。蘇氏山水山(山月園)“新安大好山水”景觀為了大眾對文字了解和辨別,這幾個字出自南宋大儒朱熹手書,大家都知道儒家朱熹所編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近古時期官方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并因而有了影響中國社會700多年的“四書”,且大儒朱熹的祖籍就是安徽。蘇氏山水山(山月園)以大儒朱熹手書字體,來刻“新安大好山水”字,刻字山體高38米.寬62名,處于山視覺中心位置,刻字區(qū)域高11米.寬50米,面積500多平方米,其中“新”字高11米.寬8米。字體磨崖兩旁邊分別是瀑布。

磨崖石刻絕壁處還刻有“新安畫派名家”其中有新安畫派介紹,名家代表人物本人親書體名集錦。共刻人名23個;其中其中明代5人(詹景鳳、丁云鵬、李永昌、程嘉燧、李流芳);清代15人(漸江<弘仁>、孫逸、汪之銳、查士標(biāo)、戴本孝、程邃、鄭口、吳山濤、汪家珍、姚宋、祝昌、奚岡、方士庶、程璋);近代3人(黃賓虹、汪采白、江兆申)。石刻中印鑒是新安畫派畫家創(chuàng)作作品時用于美化作品的標(biāo)志性符號,也是作者身份的一個象征。這里體現(xiàn)的,主要要利用山體形勢,選取部分新安畫派名家的印鑒鏤刻其上。主要刻了八方印,分別是:丁云鵬、漸江、戴本孝、汪家珍、姚宋、方士庶、黃賓虹、采白。這些都是他們作畫常用的鑒印,石刻更顯示了書卷氣息,增添了文化韻味 。觀題簽部分選取的是與新安黃山山水有關(guān)的題材 ,是有黃賓虹的手書,其中一款是“家住黃山白岳間”,表達了其對家鄉(xiāng)山水的熱愛,這些石刻無不巧妙地指出自然山石奇妙之所在。

 

摩崖石刻

新山水與文化完美融合,構(gòu)成了這項“新安大好山水”景觀工程。九龍山峰巒秀麗,景色優(yōu)美。奇峰絕壁,摩崖石刻,飛瀑石林,林廊清影皆是新安一絕?!靶掳泊蠛蒙剿本坝^工程將這些絕妙的美景完美的融合,不僅沉淀出古典的文化韻味,還傳達前人寓樂于自然山水的樂趣,使千百年后的人們依然能夠在景致如畫的山水中縱情歡歌,與古人同樂。


更多資訊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96 0
石質(zhì)對崖石刻的影響 http://v0808.com/?p=1187 http://v0808.com/?p=1187#respond Thu, 13 Jul 2017 06:45:02 +0000 http://v0808.com/?p=1187

摩崖石刻是古人傳承人文的主要形式之一。然由于石質(zhì)的不同,刊刻雕塑的效果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古人石刻,特重選石,時人陟名山,采佳石,十分鄭重。摩崖石刻與石質(zhì)的關(guān)系在清代已經(jīng)有學(xué)者關(guān)注。葉昌熾在《語石》中談到,“唐初石刻如《廟堂》、《圣教》諸碑,皆黝然作淡碧色,光如點漆,可鑒毫發(fā),扣之清越作磬聲,真良材也。吳越間古碑絕少,唐以后雖有存者,亦多淺蝕。若無屋覆,露處田野,其久也,馴至漫漶無一字。燕趙間遼金幢多黃沙石,坳突不平。拓出之后,疻痏遍體。石質(zhì)尤脆者,歷年稍久,字面一層蛇蛻,拂而去之,片片落如拉朽。如此等石,其壽不及百年,不如不刻?!?/p>

摩崖石刻技術(shù)

石質(zhì)與風(fēng)格
古代摩崖石刻、造像書刻必須依本地山石為之,石質(zhì)不同,石刻效果自然相異。造佛像石刻與書法刊刻問題,地質(zhì)巖石和摩崖石刻的關(guān)系,我們還可以從造像題記中看出來。云岡石窟的造像記不多,與該地區(qū)石窟的石質(zhì)為砂巖,故不夠堅固且粗糙而不宜刊刻有關(guān)。龍門摩崖石刻石質(zhì)為石灰?guī)r,密度大,硬度強,筆畫伸縮性能好,摩崖石刻造像題記形成了典型的魏碑體。而甘肅麥積山、敦煌摩崖石窟黃沙巖易鑿卻無法入刀,連造像只能以塑代雕,題記只能用毛筆代之?!笔|(zhì)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石刻的風(fēng)格,摩崖石刻的風(fēng)格和特征與巖石屬性也是有很大關(guān)系。

摩崖石刻

石質(zhì)殘泐影響
自然殘泐對石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明清時期的摩崖石刻少則經(jīng)歷百年風(fēng)雨,多則歷數(shù)百年光陰。自然風(fēng)化、雨水侵襲、人工錐拓也會對這些摩崖石刻造成殘損,而不能完全體現(xiàn)初刊刻時的面貌了,這也是考察明清時期的摩崖石刻必須予以關(guān)注的問題。摩崖石刻文物的風(fēng)化形態(tài)有五種:溶蝕、裂紋、脫塊、空鼓、劈裂。其風(fēng)化因素有幾種,石質(zhì)文物自身和外界存在很多可被腐蝕的因素,許多摩崖石刻文物之所以面目全非、腐蝕嚴重往往是經(jīng)歷了千百年來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連續(xù)侵蝕。水質(zhì)對于石質(zhì)的風(fēng)化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保護摩崖石刻文化需要防水,以達到對摩崖石刻文物最低的風(fēng)化影響程度。

摩崖石刻工程

當(dāng)今石刻材質(zhì)的變化
發(fā)展至今的摩崖石刻雕塑,無需大量開采山石;可利用GRC玻璃纖維增強水泥,CRG質(zhì)感好、色彩可選。其水泥基質(zhì)的質(zhì)感上也與現(xiàn)今大部分建筑的外墻面材料可更好的融合,表面著色后(可噴外墻漆、石頭漆等),使其看上去就象摩崖石刻的原有部分。 運輸、安裝方便,不易碰壞。 由此可見,GRC可以代鋼、代木、開采大型巨石進行雕塑,開采大型巨石無法實現(xiàn)或無法比GRC一些雕塑和構(gòu)件。GRC既是一種新型的結(jié)構(gòu)材料,又是一種藝術(shù)性的材料,可以做成藝術(shù)化的結(jié)構(gòu),給人以美的享受。GRC摩崖石刻雕塑可制成具有傳統(tǒng)清水、彩色清水和仿石、仿木紋等多種自然的裝飾效果產(chǎn)品,還可以制成各種形狀、花式及圖案的裝飾效果產(chǎn)品。該產(chǎn)品與其它雕塑材料相比,具有更豐富的肌理和造型裝飾效果,在現(xiàn)代的摩崖石刻中一樣可發(fā)揮其獨特魅力。 GRC摩崖石刻雕塑采用當(dāng)今水泥與裝飾混凝土領(lǐng)域的新材料與新技術(shù),提高了材料的強度、密度和耐久性。依上述可知,GRC摩崖石刻的水平和用心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摩崖石刻的效果和耐風(fēng)化度。

 

關(guān)注蘇氏山水,請?zhí)砑游⑿殴娞枺?/p>

? ? ?蘇氏山水特藝坊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87 0
摩崖石刻特色景觀 http://v0808.com/?p=1166 http://v0808.com/?p=1166#respond Thu, 13 Jul 2017 03:34:30 +0000 http://v0808.com/?p=1166

摩崖石刻的定義

摩崖石刻是一種石刻藝術(shù),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摩崖石刻以古為記, 以今為史。摩崖石刻起源于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連綿不斷。摩崖石刻為山水增色,為歷史留名。摩崖石刻是人們研究歷史還原古代生活的重要依據(jù)。

馮云鵬《金石索》曰:“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瘪R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中國金石學(xué)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謂之碣,天然者謂之摩崖?!毙熳詮姟菈赭朐谒麄兊男轮豆糯掏ㄕ摗分姓J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個類別。所謂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記事的石刻?!边@里的摩崖石刻是專指文字石刻。葉昌熾《語石》認為:“今人見題名,或稱之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題名也。即桂林諸山,詩、賦、贊、頌姑無論,唐宋《平蠻》諸碑、韓云卿《舜廟碑》,非巍然巨制乎?……晉、豫、齊、魯間佛經(jīng)、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蓋摩崖,猶‘碑’也,為通稱,為虛位,亦為刻石之綱,其文字則條目也?!痹谡撌鍪|(zhì)造像時,又提到了摩崖造像。

總結(jié)前輩先賢對摩崖石刻的論述,主要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摩崖石刻是專指石刻文字;一種認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摩崖石刻大類劃分

摩崖石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刻(巖畫)也可歸入摩崖石刻。狹義的摩崖石刻則專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記事的石刻。狹義的摩崖石刻僅限于摩崖文字石刻。當(dāng)今社會所說的摩崖石刻大體上屬于前者。

摩崖石刻內(nèi)容劃分

(一)軍事類?? (二)宗教類?? (三)經(jīng)濟類?? (四)交通水利類? (五)題詠題記類(六)頌揚或描述名山大川類 (七)標(biāo)志地點類 (八)保護環(huán)境類

在內(nèi)容上,我們長接觸到的大概有宗教類、題詠題記類、頌揚或描述名山大川類、標(biāo)志地點類、保護環(huán)境類。

摩崖石刻主要形式

摩崖石刻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內(nèi)容豐富,數(shù)量眾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存的摩崖石刻不下百萬余處。不同地區(qū)的摩崖石刻特色不一,摩崖石刻的形成跟自然條件及生活模式息息相關(guān)。

摩崖石刻的主要形式有:1、在巖壁上鑿出石碑形狀,僅有一面與山體相連,又名連山碑。2、將巖壁打磨平整并刻成碑形。3、將自然巖壁打磨成平面或鑿成規(guī)則的平面,即所謂的開光。4、完全利用自然的巖壁,不做任何加工。5、造像題記在摩崖造像旁邊,記述雕刻造像的人名、時間、目的或吉祥語等,作為造像的附屬品,而非獨立存在。

摩崖石刻的歷史價值

在中國的廣大風(fēng)景名勝區(qū)和過去的人類活動地點,保存著許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八處,分布在山東、陜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字體包括篆、隸、楷、草、行等,內(nèi)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文學(xué)、人物生平、歷史、醫(yī)藥和水利等方面的內(nèi)容。摩崖石刻數(shù)量較多,以佛教內(nèi)容為主,早期的摩崖石刻大多與佛教的發(fā)展有關(guān)。摩崖集中體現(xiàn)在洞穴、廟宇、山巖、峭壁等。

摩崖石刻不僅是有著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史料價值,許多摩崖石刻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藝術(shù)價值。同時,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體量巨大、氣勢恢弘,或為名家手筆,為秀美的自然風(fēng)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許多摩崖石刻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成為人們尋古探幽的絕好去處。

更多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66 0
體驗溫泉酒店帶來的美景與舒適 http://v0808.com/?p=1168 http://v0808.com/?p=1168#respond Tue, 11 Jul 2017 09:23:36 +0000 http://v0808.com/?p=1168

今天為大家推薦日本大月和風(fēng)館 ,大月和風(fēng)館溫泉位于日本靜岡縣熱海市東海岸町3-19,面積:2640平方米 ,大月和風(fēng)館溫泉的設(shè)計主題是“成年人的隱匿之處”(隱室)。因此用“大隱于市”來形容這家純?nèi)帐綔厝灭^實在貼切不過了。大月和風(fēng)館溫泉雖處熱海鬧市,卻有著難得的寧靜閑適。格子門的玄關(guān)對面是擬聚著日式風(fēng)格的寬敞空間。用有300多年樹齡的古代上等檜木建造的“高野露天浴池”和“石砌露天浴池”也是大月和風(fēng)館溫泉特別之處。透過室內(nèi)溫泉大浴池的明亮的立式玻璃,可以看到洋溢著綠色的中庭。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德川家族也曾在這里享受溫泉美景。游人可以在這里尋覓歷史,感受濃郁的日本文化。從這里到熱海太陽沙灘浴場只需要2分鐘。

假山瀑布設(shè)計

1.各門玄關(guān)夜景美不勝收,這里的設(shè)計無不滲透著日式文化風(fēng)格的走廊。

景觀設(shè)計

2.高野露天溫泉浴室,使用有300年樹齡的古代檜木建造,奢侈的獨立式溫泉浴室。

景觀工程

景觀設(shè)計

3.高野露天溫泉浴室,自家掘出的“藤澤之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德川家族也曾在這里享受溫泉美景,是日本有名的溫泉之一。

假山瀑布設(shè)計

4.室內(nèi)溫泉大浴池,可以透過明亮的立式玻璃,看到洋溢著綠色的中庭。

 

5.奢華的植景大廳休息室,被竹園和流水池圍繞著,這也是我們中式園林設(shè)計里的動中顯靜的理念。

假山瀑布設(shè)計

6.日式客房,彰顯日式傳統(tǒng)的色彩搭配風(fēng)格的同時,也運用集日歐式風(fēng)格一體的客房,通透的設(shè)計一眼可看到庭院美景。身體感知,室內(nèi)香味;觸動心韻,體驗為真,都缺一不可!

 

 

想了解更多請關(guān)注網(wǎng)站或微信公眾號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68 0
新安摩崖石刻山水畫卷 http://v0808.com/?p=1142 http://v0808.com/?p=1142#respond Tue, 04 Jul 2017 13:45:25 +0000 http://v0808.com/?p=1142 中國石刻史上最輝煌的階段是在唐代.石刻藝術(shù)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唐盛世,造型藝術(shù)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
石刻藝術(shù)的價值在于:
1.石刻保存了大量的名人名字手跡,
2.收藏了大量歷史文獻.
3.促進了字體演變和統(tǒng)一,
4.促進了思想文化。
石刻藝術(shù)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不僅僅是一個記載,演變,和名人石刻藝術(shù)書法交流的一種。石刻藝術(shù)現(xiàn)在作為一種景觀,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山水詩詞畫不僅僅畫于紙壁之上。它還以景觀的方式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邊,如蘇氏山水山(山月園)新安大好山水景觀。

摩崖石刻本身作為一種景觀,不僅可以引發(fā)內(nèi)容,其本身就是一種內(nèi)容。石刻的內(nèi)容以及由石刻引發(fā)的內(nèi)容占了相當(dāng)大的比重,幾乎每一處石刻,都有一段不凡的歷史,都有一個精美的故事。石刻的意境功能;在眾多的山水景區(qū),隨處可見的點綴于青山碧水之間的題刻,除能激起游人的共鳴外, 還能進一步啟迪游人進入景觀意境。

新安大好山水所呈現(xiàn)就是古時候畫家的山水詩詞畫,有瀑布.山間.樹木.涼亭.石刻-文字。整體景觀所提煉出的是新安山水之真諦。蘇氏山水山(山月園)“新安大好山水”景觀為了大眾對文字了解和辨別,這幾個字出自南宋大儒朱熹手書,大家都知道儒家朱熹所編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近古時期官方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并因而有了影響中國社會700多年的“四書”,且大儒朱熹的祖籍就是安徽。蘇氏山水山(山月園)以大儒朱熹手書字體,來刻“新安大好山水”字,刻字山體高38米.寬62名,處于山視覺中心位置,刻字區(qū)域高11米.寬50米,面積500多平方米,其中“新”字高11米.寬8米。字體摩崖兩旁邊分別是瀑布。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絕壁處還刻有“新安畫派名家”其中有新安畫派介紹,名家代表人物本人親書體名集錦。共刻人名23個;其中其中明代5人(詹景鳳、丁云鵬、李永昌、程嘉燧、李流芳);清代15人(漸江<弘仁>、孫逸、汪之銳、查士標(biāo)、戴本孝、程邃、鄭口、吳山濤、汪家珍、姚宋、祝昌、奚岡、方士庶、程璋);近代3人(黃賓虹、汪采白、江兆申)。石刻中印鑒是新安畫派畫家創(chuàng)作作品時用于美化作品的標(biāo)志性符號,也是作者身份的一個象征。這里體現(xiàn)的,主要要利用山體形勢,選取部分新安畫派名家的印鑒鏤刻其上。主要刻了八方印,分別是:丁云鵬、漸江、戴本孝、汪家珍、姚宋、方士庶、黃賓虹、采白。這些都是他們作畫常用的鑒印,石刻更顯示了書卷氣息,增添了文化韻味 。觀題簽部分選取的是與新安黃山山水有關(guān)的題材 ,是有黃賓虹的手書,其中一款是“家住黃山白岳間”,表達了其對家鄉(xiāng)山水的熱愛,這些石刻無不巧妙地指出自然山石奇妙之所在。

新山水與文化完美融合,構(gòu)成了這項“新安大好山水”景觀工程。九龍山峰巒秀麗,景色優(yōu)美。奇峰絕壁,摩崖石刻,飛瀑石林,林廊清影皆是新安一絕?!靶掳泊蠛蒙剿本坝^工程將這些絕妙的美景完美的融合,不僅沉淀出古典的文化韻味,還傳達前人寓樂于自然山水的樂趣,使千百年后的人們依然能夠在景致如畫的山水中縱情歡歌,與古人同樂。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42 0
云岡石窟特色知多少! http://v0808.com/?p=1135 http://v0808.com/?p=1135#respond Mon, 03 Jul 2017 02:49:10 +0000 http://v0808.com/?p=1135 云岡石窟特色知多少!

云岡石窟的價值

云岡石窟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世人對石窟的喜愛程度也是顯而易見,來云岡石窟的人絡(luò)繹不絕,有的為旅游;有的為研究,有的為瞻仰佛光等等,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目的,但他們都是為同一個目標(biāo)從五湖四海來到云岡石窟,可見云岡石窟魅力非同一般。

石窟石雕

云岡石窟的起源

公元386年,鮮卑拓跋崛起,在盛樂——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建立了北魏政權(quán)。隨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遷都平城今大同市。鮮卑拓跋風(fēng)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與魏晉通聘后,才開始接受佛教。云岡石窟是北魏鮮卑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市期間留下的一座歷史豐碑,是世界遺產(chǎn)、國之瑰寶、大同文化名片,是當(dāng)初為了供奉佛教創(chuàng)建的,最早的是曇曜五窟。 云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nèi)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jì)中國石刻藝術(shù)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shù)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fēng)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dāng)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xiàn)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石窟石雕

云岡石窟的發(fā)展

云岡石窟承載著《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威名,毫無懸念成為我國第一批5A級旅游景區(qū)。 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亙,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tài),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游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yǎng)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

石窟石雕

云岡石窟的洞窟類型多樣,結(jié)構(gòu)復(fù)雜。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僧房窟、禪窟等,其中前三種是云岡洞窟的主要類型。內(nèi)置有佛、菩薩、弟子、護法等作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現(xiàn),是伴隨著佛教美術(shù)軌跡發(fā)展而發(fā)生的。掀開云岡石窟這部精美的“石書”,便似打開了一幅精美絕倫的卷畫,在以佛、菩薩、弟子、飛天為主要內(nèi)容的畫面中,亦點綴著一些佛經(jīng)故事畫。云岡石窟不僅是佛源根據(jù)地同時也是樂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間樂舞藝術(shù)在此積淀。云岡石窟早在窟前營造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稱“十寺”,又作“十名。“一通示,二靈巖,三鯨崇,四鎮(zhèn)國,五護國,六天宮,七崇教,八童子,九華嚴,十兜率……”

石窟石雕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shù)“中國化”的開始。云岡中期石窟出現(xiàn)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云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xiàn)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fēng)格,反映出佛教藝術(shù)“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35 0
摩崖石刻主要分布 http://v0808.com/?p=1127 http://v0808.com/?p=1127#respond Sun, 02 Jul 2017 00:52:36 +0000 http://v0808.com/?p=1127

山東古代石刻文物十分豐富。這些古代石刻藝術(shù)品無不透露出豐厚的齊魯文化的底蘊。不僅對于山東地區(qū)古代文字、書法、繪畫、雕塑、歷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是難得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佛教自東漢初年從古印度正式傳入中國后,山東就成為佛教的重要活動區(qū)域,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佛教圖像的地方之一。山東佛教的快速傳播歸功于一位著名的僧人——朗公。公元351年,朗公在濟南近郊建立了山東現(xiàn)存最早的一座寺院,即現(xiàn)在歷城區(qū)柳埠神通寺。此后,山東的寺院和佛教得到了迅猛發(fā)展,逐漸形成以濟南、臨淄、青州等地為主體的佛教信仰中心,同時創(chuàng)造了具有山東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shù)。特別是1996年我省青州市龍興寺佛教窖藏坑的發(fā)掘,大量造型精美、妝飾華麗的北朝造像重見天日,為全國其他地區(qū)所罕見,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矚目,被學(xué)界稱為“青州模式”,成為世界宗教考古、藝術(shù)史學(xué)界關(guān)注的又一熱點.藝術(shù)價值極高的北朝隋唐墓志、陜西紅石峽崖壁間摩崖石刻、崖洞內(nèi)尚有不少吟詠題記磨崖石刻。其中有清吳大応篆書四條屏(另石所刻),岳飛書作刻殘石一件,清劉厚基排律一首,清嘉慶十年(1805)馬履泰題七律一首,黃鼎《游雄山寺》五言排律一首。清人王廷檻的《游雄石峽》(七律),屬其佼佼者:“塞上奇觀不等閑,六鰲平地架三山。丹崖桂日晴煙霧,梵閣凌云碧水環(huán)。石引薜蘿經(jīng)雨濕,苔邊蝌蚪盡文斑。書生暫學(xué)從戎事,認道蓬瀛未許攀。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保存著許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八處,分布在山東、陜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字體包括篆、隸、楷、草、行等,內(nèi)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文學(xué)、人物生平、歷史、醫(yī)藥和水利等方面的內(nèi)容。典型的有地區(qū):

福建清源山摩崖石刻位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清源山上,2001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其石刻共有360多方,分布在36個巖洞上,比較集中分布在清源洞(89方)、賜恩巖(77方)、彌陀巖(72方)、南臺巖(41方)、瑞象巖(18方)。年代最早為宋代,文體內(nèi)容風(fēng)格各異,書法形式多樣,有篆、隸、楷、草,字徑有大、中、小,最大字徑達4.18×3.90米。泉州歷代書法家及歷史名人,大都留有手跡,主峰海拔498米.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霞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泉洞.賜恩巖等為摩崖石刻勝地。

蘇氏山水(山月園)受到我國廣袤的摩崖石刻文化底蘊的熏陶,將打造又一個經(jīng)典摩崖石刻(石窟)?,石窟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石巖阿婆髻雕藝文化小鎮(zhèn)當(dāng)中,阿婆髻石窟藝術(shù)的特點將表現(xiàn)在建筑、塑像和景觀瀑布.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石刻類別分尊像、經(jīng)變、故事、佛教史跡、建筑、裝飾等不同內(nèi)容,系統(tǒng)反映了佛的起源,佛的故事。期待蘇氏山水(山月園)打造的阿婆髻雕藝文化小鎮(zhèn)石窟,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的同時,也成為又一個地區(qū)的經(jīng)典摩崖石刻。

湖南如康熙《炎陵志》、明黃焯《朝陽巖集》均為海內(nèi)孤本摩崖石刻,自清代以來均認為失傳已久,以往從未經(jīng)人著錄。又如宋陶岳《零陵總記》輯佚一種36條、清宗績辰《留云庵金石審》輯佚一種206條摩崖石刻,前者篇幅超過前人,后者為首次輯佚刊行。其他如唐張舟詩、宋柳應(yīng)辰詩、宋邢恕詩、清越南使節(jié)詩等,均據(jù)新見摩崖石刻石刻著錄,可補《全唐詩》、《全宋詩》之不足湖北仙佛寺摩崖石刻,位于來鳳縣城東仙佛寺。仙佛寺始建于東晉咸康元年,其供奉的古佛史稱“咸康佛”,為江南摩崖石刻之最。據(jù)《來風(fēng)縣志》記載:“僅鐫有記,僅余?咸康元年五月?六字”。我國歷史上曾有兩個咸康王朝,一是東晉咸康,即公元三百三十五年,一是五代蜀主王衍的建元咸康,即公元九百二十五年。究竟為哪一個咸康年間所造,目前尚有爭論。1956年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西部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nèi)摩崖造像的總稱,始建于初唐,歷經(jīng)唐末,五代,盛極于兩宋,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shù)的代表。在大足石刻中石窟多達75處,造像5萬余尊,銘文10萬余字,集佛、道、儒三教造像之大成,以大量民族化,生活化的實物形像和文字史料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佛教文化的完美融合。其中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和石篆山五處摩崖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guī)模之宏大,藝術(shù)之精湛,內(nèi)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崗石窟和龍門石窟齊名。遂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云南石門摩崖石刻除名家外,但更多的是本土白族文人詠景懷古的石刻,如山水清音、無極般若、路接青云、五云勝景……更有甚者,本地文人的學(xué)術(shù)爭議也作為石刻鐫刻在摩崖上,如城邊的“山靈笑我”題刻,原在這四字旁邊還題刻有“漢屬青蛉”四字,意為云龍縣在漢代為青蛉縣。有人不同意其觀點,就在旁刻“山靈笑我”,意在譏諷其錯誤。石門摩崖石刻群共保存了明代以來的摩崖石刻20多處,這些摩崖石刻群歷史悠久,時間跨度大,數(shù)量多,而且字體類型豐富,包括了中國書法藝術(shù)中“隸、楷、行、草”四大基本書法,以及大小不一的字跡,各類書法的雕刻都有不同的工藝。石門摩崖石刻是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fā)現(xiàn)的,所刻內(nèi)容涉及面廣,是研究白族歷史文化、社會民俗的實物資料。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27 0
http://v0808.com/?p=1120 http://v0808.com/?p=1120#respond Fri, 30 Jun 2017 05:59:26 +0000 http://v0808.com/?p=1120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后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fù)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華人民間也將佛稱為佛祖。

佛像雕塑

覺有三義:自覺、覺他(開導(dǎo)眾生覺悟)、覺行圓滿(徹底的覺悟,究竟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而,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后二項,菩薩缺最后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其數(shù)如恒河沙數(shù)。

佛像雕塑

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面很大的還有毗盧遮那佛(大日佛)等。從佛身說,佛有三身:既法身佛、報身佛、應(yīng)身佛。但,佛陀,這個詞還有更深的含義。如果一定要對“佛陀”這個詞下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擁有“四身五智”的無上智慧者。佛陀包含了“斷”、“證”、“功德”、“四身”、“五智”。

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皬浝铡笔氰笪腗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jù)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jīng)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據(jù)佛經(jīng)記載,彌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后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據(jù)說釋迦曾預(yù)言,他離開此世間后,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后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據(jù)《彌勒下生成佛經(jīng)》所說,到那時,娑婆世界(即我們所生活的有情世間)閻浮提有翅頭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彌勒屆時將托生于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其經(jīng)歷一如釋迦牟尼佛。彌勒繼釋迦成佛后,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眾生。

 

]]>
http://v0808.com/?feed=rss2&p=1120 0